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理论与实践
江宁区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与启示
来源:admin 时间:2015-01-14 09:21:08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铜陵县天门镇  倪建平 

一、江宁区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江宁区位于南京市区以南,原是南京的一个郊县,面积1573平方公里(撤县设区前面积),人口93.97万,占南京市总面积和总人口的23.9% 和14.7%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尤其是撤县设区成为南京的新市区以来,江宁区作出实施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战略部署,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整个区域综合实力得到极大提高,社会经济发展驶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20011月,国务院同意南京撤销江宁县,设立江宁区,江宁开始从纯粹的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逐渐转变。在当年的城市总体规划调整中,南京提出“一城三区”(河西新城与三个新市区)的城市发展战略,江宁是“三区”之一。规划将区政府驻地东山镇定位为都市发展区南部的综合服务中心,承担主城综合功能扩散的新市区。发展方向以商贸服务、生活居住、休闲娱乐等第三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轻加工业等为主导。同时,为了加速新市区与主城的“同城化”,规划将地铁一号线南延至东山新市区,延伸和加密主城与东山的公交线路,建设了多条连接主城的道路。自撤县设区以来,江宁经济增长和城市扩张都是南京最快的区域。201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增长12.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56.4亿元、争先进位至全省第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91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提高到63%;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38222元和16820元。与此同时,江宁主城也迅速拓展,江宁区2013年的城镇化率为73.2% ,比2001年撤县设区时2078%高出约52.5个百分点,城镇化增长速度惊人,每年平均提高城镇化水平近4.5个百分点。

二、江宁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举措

近年来,江宁区紧扣“创建苏南现代化样板区”目标,在推进基本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城镇化作为必由之路,加大区域统筹力度,构筑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有力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以规划一体化为龙头,大力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江宁区始终把规划统筹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的先导,从功能空间区分、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延伸、公共资源覆盖等方面着力优化城乡功能形态。

一是科学统筹全域城乡一体国土空间格局。着眼长远发展,将江宁1558平方公里全域,优化确立为“500平方公里功能板块和新市镇+500平方公里美丽乡村示范区+500平方公里生态涵养不开发区”的整体国土空间格局。第一个500平方公里主要是倒逼建设空间高效集约发展。从江宁现状看,设定上限,既考虑了未来城镇发展空间拓展,更倒逼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第二个500平方公里主要是推动农业空间净化有序发展,目前已划定东部汤山—麒麟、中部湖熟—淳化、西部谷里—江宁—横溪三个片区,2013年完成了西部片区美丽乡村建设规划,2014年将完成东部和中部片区规划,推动农村空间布局和形态提升,形成江宁美丽乡村新格局。第三个500平方公里主要是引领生态空间原生态可持续发展,划定生态红线,加强源头保护和用途管制,为发展提供生态安全屏障。在“三个500平方公里”主体功能定位下,江宁区已初步构建起以东山副城为中心、六大功能园区为主体、一批新市镇为重点、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础,梯次布局、结构合理的城镇开发建设体系。

二是坚定不移推进“三个集中”。加快产业向园区集中、农地向集约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全区88%的高新技术企业、80%高层次人才、86%的工业产值和66%的财税收入都集中在江宁开发区等六大功能园区。18万失地农民完成了市民化转换,从事二三产业的农业人口比重达到92.2%,江宁区人口城镇化率达73.2%。下一步,江宁区将按照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要求,实施“三个10万”,即到2020年,解决10万农民的就地就近城镇化问题,改善10城中村和棚户区居住人口的居住生活条件,推动10万以上的常住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在农地集中上,以六大现代农业园区为承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耕地比重已超过85%

三是切实加强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目前,江宁区所有村(社区)均已实现通电、道路硬化、城乡公交、城网供水、电话、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等“七通”目标,构建了覆盖到村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2013年,污水处理、污水管网等环境设施在街道的覆盖率已分别达到75%85%。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达到98%以上。外来务工人员享受到更多城市关怀,全区建成24万平方米公共租赁房,外来务工人员入驻超过1万人,其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100%

(二)以生态品质新城为标杆,着力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坚持把城市化重心向城市现代化聚焦,以功能片区为主体,大力提升城市产业功能、服务功能和生态宜居功能,着力提升江宁作为南京南部城市副中心的现代化水平。

一方面,加速打造东山副城城市之核。立足城市空间更新,加大旧城改造力度,近三年,先后完成684万平方米征迁改造,建成640万平方米的安置房,未来35年内将彻底解决城中村问题。着力培育城市高端商贸和公共服务功能,兴建了万达广场等一批城市综合体,推进城市低端业态转型升级,同时加紧建设区社会福利中心、市民中心、医疗服务中心等“三大中心”,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推进老工业地块腾笼换凤、“退二进三”,已累计搬迁改造200多家工业企业。着力构筑绿色宜居空间,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以绿荫道、景观带、街心公园等为重点的城市生态建设,特别是街心公园建设,从2011年起坚持每年建10个,目前已建成30个,江宁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6.7%

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功能片区产城融合。以新型城镇化为主导,推进六大功能园区产城融合,带动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江宁开发区和高新园两个国家级园区,聚焦智能电网谷、未来网络谷、软件谷、生命科学谷“四谷”建设,全力做强科技产业、人才创业新城实力,合力打造江宁城市现代化的核心发展极。同时,依托重点功能园区,实施“一园一街”联动发展体制改革,发挥园区产业经济功能和街道行政社会功能,积极稳妥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

(三)以新市镇建设为重点,不断开拓城镇转型发展空间。江宁的区情实际是农村区域占主体,决定了新市镇建设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的重点。从加快编制新市镇规划入手,按照“有现代城市标准的功能设施、生态田园风光保持、产业要素高度集聚、规模适度的农民转移和稳定就业致富”五个特质和标准,以人为本推进横溪、谷里等六大新市镇建设,着力发挥新市镇支撑新城、带动农村的独特作用。重点从形态提升、产业发展、功能培育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以土地整理拓展城镇建设空间。近年来,围绕建设高标准农田开展了农村土地整治,通过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矿废地复垦等方式开展了建设用地整治,江宁区已累计完成土地整理14万亩,为集中居住和新市镇建设创造空间条件。

二是以工业集中区转型拓展城镇产业空间。针对街道工业集中区低质低效的现状,通过采取加强资源整合、组建专业团队、搭建新型开发平台等措施,分类推进有基础、有空间、有条件的工业集中区向功能园区的新兴产业园转型。目前,东山总部经济园、谷里科技产业配套园、湖熟现代物流园等一批特色园区正加快升级。

三是以完善公共服务拓展城镇品质空间。着力加强公共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新市镇综合多元发展,增强对农民市民化的吸引力。以教育、医疗、文化和社保为重点的社会服务体系已实现城乡全覆盖,街道所有中小学都成为市级以上示范学校,全部建有标准化的卫生服务中心、劳动保障中心、文体中心,农村区域形成了15分钟就医圈、文化圈,农民生活方式加快从乡到城转变。

(四)以美丽乡村为内涵,因地制宜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坚持新农村与新型城镇化相辅相成,以“三化五美”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南京大都市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城乡统筹发展新路。

一是以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生态田园。江宁区抓住江苏美好城乡建设机遇,完成了第一轮村庄环境整治。并于2012年启动都市美丽乡村建设,两年时间打造了石塘人家、黄龙岘等两批“金花村”,建成35平方公里美丽乡村示范区。其中横溪石塘获评中国最美村镇典范奖。2014年在全区启动实施了“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通过78年的持续、全面的农村环境整治,由点及面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努力让自然、朴素、清洁成为江宁农村的第一感观。

二是以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富民增收。从运营情况看,“金花村”有力增进了农民利益,去年共接待游客200万人次以上,总收入突破4.5亿元。农家乐经营户户均月净收入超过1.5万元,并带动周边近2000名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金花村”农民的资产平均增值50%以上。下一步,江宁区打算通过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丰富美丽乡村建设内涵,推动农业与现代产业、与市场更紧密接轨,试点推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方式,更充分地释放生态富民效应。

三是以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管理服务下沉。目前,每个村(社区)都按社区规范化要求配有一站式服务中心。2014年,又重点建设了10个示范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农村群众足不出村即可办理19大类150个民生和社会事项。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以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继续大力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实现管理服务的城乡一体化。

三、江宁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启示

(一)我市城镇化发展概况

我市是一座以铜为主的资源型工业城市,人口以外来人员居多。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1949年以来,我市户籍人口由18.29万人增加到74.2万人。 “十五”期间,根据铜陵实际情况,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城市化发展战略。 “十一五”期间,我市在不断加快城市化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决策。目前全市保留7个建制镇,5个乡,140个行政村。其中,五松镇、西湖镇已融入主城区,顺安镇、钟鸣镇是东部城区的核心区,大通镇是南部城区的核心区。2008年先后出台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方案》和10个相关子方案,并被确定为安徽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近几年来,我市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户籍改革、产权制度改革、生态保护、党的建设,城乡一体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按常住人口计算已经达到76.3%,是目前安徽省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与江浙等发达地区比,不论是外延与内涵上都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对我市城镇化发展的启示

不可否认,江宁区与铜陵比,其紧靠南京省会大都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发展优势,确有一些不可比性,但其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有些经验和做法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现针对我市实际,结合江宁区的经验和做法,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是以科学规划为引领,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我市区域面积不大,人口规模偏小,城市空间发展无论从地域面积和人口基数的现实条件看,都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不考虑将来可能的行政区划扩充调整,就目前我市的城镇化发展现状,同时结合市主城区扩张受周边既有的厂矿企业和开发区限制来看,建议:适度扩大主城区规模,核心是提升主城区的品质和内涵;加快建设东部城区顺安、钟鸣和南部城区大通等核心区新市镇建设的步伐,重点是扩大城镇建设规模,完善城市功能;规划建设一批美好乡村中心村,首要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通过市、镇、村三级构架,因地制宜,构筑一个布局合理的“梯度新型城镇化体系”,通过主城区的引领与带动、新市镇的连接与支撑、美好乡村中心村的点缀与补充,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是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坚持产城一体发展方向。

产业支撑是实施城镇化发展的立足点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城镇经济,完善城镇体系,健全城镇功能,改善城镇环境,来带动农村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以坚实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和保障,也才能使城镇化走上一条自我积累自我完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市是一个资源型工业城市,依山带水,要按照“产城一体”、“港城一体”、山水相融、生态和谐的要求,提升核心区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发展壮大新兴优势产业,用人口集聚和人口素质的改善促进城市功能的提高。顺安、大通、钟鸣等尽管都是具有一定历史老集镇,且已纳入我市东部、南部两个副城区的开发范围,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集镇规模依然偏小,基础薄弱,活力不足。政府要加大对中心城镇的投入力度,尽快建设市政道路、污水处理、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加大金桥开发区、承接产业示范区等园区的开发力度,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坚持由政府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聚,走“园镇联动”的发展模式,相互促进,相互支撑,使中心城镇真正能发挥人口承载和集聚的效应。

三是以美好乡村建设为突破,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城镇化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必然还有一部分群体仍然留在农村。搞城镇化建设并不就是赶农民进城,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实施美好乡村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必要点缀与补充。我市虽然地域面积不大,但地形地势比较复杂,有些乡村由于受到区位和自然因素的制约,基础条件较差。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道路交通、水电通信、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尽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另一方面要有步骤地探索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进村庄兼并、拆除自然村和旧村改造,加快土地整理,推动农民新村建设和基本农田改造,加快中心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的整体环境,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创造更好的条件

四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抓手,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如何让从土地中走出来的农民来到城镇,真正实现进得来、留得下、过得好,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一要大力推进农民就业再就业。依托开发区和乡镇产业基础,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加强农民岗前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率,增加工资性收入;二要倡导鼓励农民创业。建立农民创业基金,用于群众创业初期补助,鼓励农民自主创立小微型企业,政府在相关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乡镇和村要为创业者提供必要的帮助;三要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制定政策扶持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使广大农民从集体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多红利。

中共铜陵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www.tltzb.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打黄打非举报电话:056212318 备案编号:皖ICP备17010091号-1
信箱:ahtltzb2004@sina.com 电话:0562-5880377 技术支持:先锋网络